Day 4 Kenai Fjords NP:Harding Icefield trail
Day 5 Kenai Fjords NP:Seward > Boat tour > Seward Hwy
無庸置疑地,冰河與冰原是這趟行程的重點!總在課堂上與學生解說著冰河與峽灣地形但自己卻沒親眼見過?即便…冰原看起來不過就是一片雪地,峽灣…若不是空照,大概也和加州的峽島國家公園景觀類似,呵,但我無法敘述自己終於能見證所學的心情,嗯…就是一種打從心底的滿足感吧~
Harding Icefield trail之所以吸引我,無非是它頂著北美第一大冰原的名號!(Wiki:It is the largest icefield contained entirely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) Harding之名取自第29任的美國總統Warren G. Harding,此冰原為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的產物,因此見證了北美在冰河期冰封的過程。有近40條冰河源自Harding Icefield,這些冰河也切出了冰河谷地與峽灣地形。有趣的是,雖說阿拉斯加位在所謂的rim of fire (環太平洋地震帶)上頭,地震頻繁倒不是太稀奇的事,但在讀資料的過程中看到下頭這段(經翻譯):「Kenai半島的海岸線正是隱沒帶,密度較高的太平洋海板塊沒入北美板塊,這個下沉的作用將Kenai的山脈拖曳至海裡,因而不斷加深峽灣,且造成頻繁的地震。」一般講到峽灣的形成原因都和冰退有關,但沒想到地震帶有加深峽灣的能力,這倒是挺有意思的!
(ps. 冰退:冰川切割出峽谷後,在冰川消退以後,海水沿谷地進入,因而形成峽灣!)
Harding Icefield trail
Round trip: 9 miles
Elevation gain: 3000 ft
Harding Icefield trail是條沿著Exit Glacier (出口冰河)向上爬行至最終點哈丁冰原的trail,除了可以從側面近距離觀看出口冰河外,一路爬升的過程也可眺望冰河谷地與兩旁山脈,而終點的冰原也是一大賣點,因此相當推薦這條day hike路線!
大約走2 miles可看到Exit Glacier,Mile 2.5~3處有個較佳的位置可以近距離拍到漂亮的冰河!
我很喜歡這張,有達利的超現實空間感
Exit Glacier
回來看照片仍然覺得這些冰紋相當amazing~ 這時不可避免地要問起大家最常問的兩個問題了:(1) 為何冰河是藍色的? (2) 這些看起來像波浪的紋路是如何形成的?
冰河之所以為藍色,主要是因為冰河經長年累積,重力與壓力的因素使得冰晶間的空隙較雪小,因此反射出藍光,所以我們眼睛所見為藍色;而看起來像波浪這點也是因為重力,冰河經重力擠壓而破碎,因此形成波浪狀的表面!不過這個重力擠壓的破碎面和另一個字"Sastrugi"可不太一樣,Sastrugi是俄文的wave的意思,起初我以為上面這張照片就是Sastrugi,但Sastrugi是由風力使雪造成像wave或像漣漪一樣的波紋,這倒是解釋了我之前在San Gorgonio看到的現象:
圖中這一個一個洞可不是腳印,當時就覺得奇怪,為什麼可以形成這麼自然且有規則的紋路,在山頂上因為強風直吹的關係,常可看到這樣的規則的波紋,原來它叫"Sastrugi",中文翻作冰浪!
越過Exit Glacier後,回頭可見冰河谷地!
這段要是天氣好一點,或許拍起來會更漂亮吧!
七月初的Harding Icefield trail在終點前2 miles全為雪地,因為事前有所準備,因此帶上冰爪的我們較不像其他人那樣摔得厲害,而且下山速度也快上許多!
接下來一路白茫茫至終點...
當看到終點前的小屋時,恭喜,你再往前走個十分鐘就會踏上冰原了
終點
Harding Icefield
抵達終點真是超開心的啦~
趟在Harding Icefield上
最後來一張出發前的照片,在前往Harding Icefield trailhead的公路上的景觀點可遠遠眺望Exit Glacier!
說到這條通往冰河的公路也是頗有意思,在接近出口冰河處開始地上會標年份,一開始還沒搞懂這是什麼,後來才意會過來,原來是冰河消退的記錄...。每一個年份的立牌位置代表那個年頭冰河抵達的位置,準科學家的我下意識地計算了冰河消退速度(職業病)...大概一百年來冰河退了1 mile左右... 實在是頗驚人的!好啦~希望這篇是寓教於樂,達到介紹景點與偷偷灌輸知識的效果(不過我滿常憑自己感覺亂猜成因的,若有科學上的錯誤,煩請指證!)
留言列表